学院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生物环境学院与浙江禾兮中药材有限公司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并开展课程实习——田间课堂助力中药学子解锁道地药材密码
发布时间:2025-03-20 发布者: 浏览次数:

3月19日,浙江禾兮中药材有限公司的浙贝母种植基地迎来一群特殊的“农人”。浙江农林大学生物环境学院中药学专业60余名师生走进田间,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教学课程。这不仅是一次生动的专业实践,更是一次校企深度合作的创新探索。

田间课堂:解锁浙贝母的摘顶技艺

“摘顶是提升浙贝母药效的重要环节,需要在花蕾未完全展开时摘除顶端花序,这样养分才能集中供给鳞茎,确保药材品质。”基地技术总监杨经理手持一株翠绿的浙贝母,现场为大家讲解摘顶的原理和技巧。学生们分组走进田间,小心翼翼地寻找植株顶端的花蕾,手指轻捏、快速掐断,动作从生疏逐渐熟练。在杨经理的指导下,同学们不仅掌握了摘顶的技术要点,还了解了浙贝母的生长习性和药用价值。“以前都是在实验室或者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今天真正走进田间,亲手操作,感觉特别有意义。”一位参与实践的同学兴奋地说道。


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赋能人才培养

实践结束后,校企双方在基地举行了简朴而庄重的签约授牌仪式。生物环境学院中药学专业专任教师李雪芹教授代表生物环境学院与浙江禾兮中药材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生物环境学院党总支书记徐春霞代表学院授予禾兮中药材公司“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实习实训基地”牌匾。这意味着今后将有更多学子走进田间,亲身感受中药材从种植到采收的全过程。此外,禾兮中药材公司总监杨经理被聘为“艾草讲堂校外讲师”,他将参与学院的教学活动,将最前沿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和实践经验带入课堂。

产教融合:助力中药产业创新发展

此次实践教学是浙江农林大学生物环境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与禾兮中药材公司的深度合作,学生们不仅能提升实践能力,还能参与企业的科研项目,为中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未来,校企双方将进一步探索“季节轮转式”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春季参与播种观测,初夏进行摘顶控质,秋季开展采收加工,全面了解中药材的生长周期和管理技术。

拟稿:生物环境学院 黄贇锋 审核: 徐春霞



Copyright © 2014-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生物环境学院 SWHJ.ZJYC.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浙江•绍兴•诸暨浦阳路77号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邮编:311800.